最近的一次,更像是碰瓷。还是同事,还是北京大学国家发展院的教授——唐方方,通过微信号发文表示:北京大学招聘教师是有非常严格、认真的程序的。有兴趣的朋友们可以去北京大学人事处好好打听一下,这位先生是不是北京大学的正式教师,还北京大学教授呢。
在他出示的照片中,确实找不到事业编制的“薛兆丰”。
[pagebreak]
不过,新京报报道指出,北大教授有属于事业编制的教授,也有院聘教授等。“薛兆丰不是正式的事业编制教授,是院聘教授。”
要说从研究水平、学术水平上去判断孰高孰低,还真不好说。但教授身份,确实是实打实挂在了官方网站上。
只能感慨:薛老师大概平时不太注意维护下同事关系。
对于薛兆丰这样的明星老师来说,身份和学历就是天然的资本,尤其是在知识付费领域。
和传统的学校教育不同,受益于互联网平台的“知识付费”产业,更多的时候成为了一种治疗焦虑的服务,这就意味着,如果对方能够持续性输出对用户有用的知识,就可以成为收费专栏的作者——也可以称呼为老师。
那么有专业背景的教授不再成为知识付费平台“老师”的唯一选择。
这样做的好处是很明显的:平台更加开放,用户可以听到更多有用的行业知识,“老师”的可选择度也会比一般的高校更自由。
但是知识付费平台集中爆发(得到、知乎live、喜马拉雅、蜻蜓FM等),用户的付费需求也被激发了出来,新鲜感过去后,不少用户开始质疑,那些没有专业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