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典网 > 八卦明星 > 北大网红教授薛兆丰离职

北大网红教授薛兆丰离职

摘要:在过去,只有去到北大,才有机会听薛兆丰讲课,知识付费打破了用户的地域局限性,也让薛兆丰的影响力成倍扩大。但成名是把双刃剑,俗话说,人红是非多,人狂牵扯多,在百度上,和薛兆丰有关的搜索,,都显得不太正面
薛兆丰到底什么水平 薛兆丰资料身份背景简介照片

还记得罗永浩么,去年8月,罗永浩宣布取消《罗永浩的专业课》定期更新。给出的理由是:“我严重低估了得到专栏的工作量,以及得到团队对质量和规范的高标准。这三个月每天在公司的十几个小时工作之后,再用平均四到六个小时后写稿和录音(之前错误估算的预期是每天两三个小时)。”

[pagebreak]

如果只是随便写写,老罗不至于如此痛苦。

在这种情况下,本身就是学校教授的薛兆丰就会显现出自身的优势。一方面,在爆发式成名以前,薛兆丰就是一个重视传播的教授,比如写了本《经济学通识》,让不少缺乏经济学常识的读者也可以选择阅读;另一方面,薛兆丰在表达上优于很多也许在学术上更厉害的教授。

比如在和汪丁丁的对战中,如何表达就成为了两位的争论焦点。

这很容易让人想到另一位伟大的科学家霍金,他曾经几次客串喜剧《生活大爆炸》,目的之一就是希望,“科学传播让科学成为日常生活的中心,让每个人都参与参与进来,无论是小学生、政客还是拿退休金的老人。当你把科学带到人的生活中,你也开始把人带到科学领域来。这对于你我,以至于这个世界来说,都很重要。”

传播知识,站在人类的角度看,是伟大的。

25万人的订阅量,如果有一半的用户坚持学习,那么就有超过10万的用户能对经济学有更深入的认识,这是知识付费的价值和意义所在。

对于薛兆丰来说,是北大教授还是北大国发院教授,这个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在经济学知识通俗化过程中,需要规避掉汪丁丁所指出的“四项概括错了三项”这类问题,否则,很容易被指责教的是“伪经济学”。

这事儿,不知道“得到”会不会有所回应。

铁 林

关注资讯社交平台、泛媒体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