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12月,“红牛”凭着对中国市场发展的信心和全球战略眼光,从泰国来到中国,成立了红牛维他命饮料有限公司(下称红牛公司),大力开拓中国市场。一时间,“提神醒脑、补充体力”、“渴了喝红牛,困了、累了更要喝红牛”的广告语,广为传诵,红牛品牌为广大消费者所喜爱,为相关社会公众所熟知。
十余年来,红牛公司建立了覆盖全国的销售网络及机构。秉承国际先进经营理念和管理模式,重在引导和培养消费观念,以“功能饮料市场先入者”的地位和优势,红牛饮料快速打开中国市场,逐步发展成为中国饮料行业的领军品牌。
中国红牛内忧外患:开拓新品路难走 竞争对手持续冲击公司报道新京报夏丹2017-07-25 01:30
作为中国红牛的包装供应商,奥瑞金包装股份有限公司连日来发布多份公告,称其收到来自泰国红牛的民事诉讼材料,被要求停止生产或销售带有“红牛”、“REDBULL”及图形的产品,并支付3050万元的侵权补偿。
目前奥瑞金已停牌,但与中国红牛的合作正常,继续为其供罐。中国红牛母公司华彬集团也仍在继续生产销售红牛。华彬还在尝试突破对红牛这一大单品的过度依赖,继唯他可可、果倍爽、VOSS等品牌后,今年推出了PET装功能饮料新品“战马”,但市场反响并不明显。
随着商标之争从华彬集团内部扩展到上下游合作商,加之其他功能性饮料的趁势发力,内忧外患之下中国红牛的命运前途未卜。业内专家认为,鉴于中国红牛在国内市场的强劲表现,不排除双方和解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