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彬开拓新品路难走
针对此次泰国红牛对奥瑞金施加压力,唐向阳认为,这是泰国红牛的策略,实际上剑指中国红牛。
公开资料显示,1966年红牛维生素功能饮料诞生于泰国。1995年12月,华彬集团拿到泰国天丝医药集团授权后,开始生产中国红牛,授权合约据称已于2016年到期,但中国红牛方面始终未公开续约进展。自此,泰国红牛与中国红牛一直存在纷争。
在商标纷争不明朗的情况下,华彬集团仍在发力。自2017年7月1日开始至年底,中国红牛开始推行一项约为1.978亿元的红包促销计划。
同时,华彬集团在今年推出了新品“战马”,加大其广告投入,意图弥补红牛在PET装功能饮料市场的短板。而在2014年至2016年,华彬还先后引进了唯他可可、果倍爽、VOSS等品牌。
业内人士猜测,华彬集中推出新品是在为可能出现的续约失败提前进行战略布局。但根据媒体报道,这些新品的表现差强人意。2015年,华彬集团在中国快消领域的销售额达234.01亿元,其中红牛的销售额为230.7亿元,占比高达98%。而唯他可可与果倍爽销售总额仅为3.31亿元。
中国品牌研究院研究员朱丹蓬认为,华彬集团目前除红牛外,VOSS、唯他可可、果倍爽主打中高端路线,目前尚不具规模,属于导入期,离市场爆发还有一段距离。而“战马”新品定位低端,主打三、四线市场,只是红牛产品的一个补充,无法助其突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