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蒋力介绍,继航空公司过后,银行的信用卡开始将触角伸向延误险市场。“信用卡也比较注重用户体验,招行白金卡客户在用信用卡买旅行产品后,便自动赠送延误险,以提高客户刷卡的活跃度。”
2011年过后,保险公司开始陆续进入延误险市场,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手机端的消费越来越多,延误险也在2015年发展至高峰。
在蒋力看来,延误险十年发展历程中,有两个破局者,首先是招商银行打破了航空公司延误四小时赔付的传统,将航班延误时限缩短至两个小时,而一度开发过多个延误险品种的众安保险则是将航班延误起赔时间推进至以分钟来计算。
在名为航联出行的微信号中,仍可见众安的1分钟航班延误险,该款产品售价19.9元,航班晚点1分钟保障金额2元,延误1小时保障金额12元,延误两小时保障金额110元。“但目前航空公司的产品起赔时间还是延误三个小时或四个小时,给客户一个选择,如果赔付时间过短,有一两分钟没赔,客户还会找到航空公司或保险公司,服务压力比较大”,蒋力表示,设计推出延误险的初衷,是希望把保险做成一个让客户能够感知到即时赔偿服务的一款保险产品,但在2012年过后,月亮保险等各种噱头化的保险出现,延误保险就变成了娱乐大众的产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