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学到高中,杨俪萍只有三到六年级在家门口的小学读书。其余阶段,由于学校离家很远,她都住在外婆家,只在周六周日回家。她的成绩永远是班里中上水平,也从来没惹过祸。
小时候喜欢小人书,父亲就给她买了一箱子。后来看着别人进网吧打游戏,她跟着去了一阵,父母怕学坏,便花8000多元买了一台电脑,让她在家里玩儿。她基本不会和别人争辩,连大声说话都很少。
大学填报志愿,大家认为她的性格比较适合做老师,她也接受了大家的意见,最终选择了上海师范大学。
大学时代,师范班里只有一个男生,她和多数女生一样,并不会主动招惹男生。在同学眼里,小动物和日本动漫是她的最爱。夏天有飞虫飞进宿舍,室友每次用书拍打时,她总是伸手拦住,然后将飞虫拿到窗台放掉。
2014年,家里的猫生病了,她整整守了一夜,第二天不等兽医来,猫就去世了。她还开车从浦西穿过半个城市到浦东的宠物火化场进行殡葬。装着小猫骨灰的小白罐子至今都还摆在她的书柜上。
大学毕业后,杨俪萍应聘上一所重点小学的教师。在这里,她很受同事和学生的喜爱,她有节课还成为学校的教学案例,在网上流传。
▲杨俪萍房间至今都还保存着各种证书 潘俊文摄
校长对她也很好,曾给她介绍了一位家境不错的男孩。男孩经常开奔驰车送她回家,杨母每次从楼上看着心里都暗自高兴。可是不到两月,女儿就不再去约会了。杨母问起,她淡淡地回应道“不喜欢他”。
他10岁时父母离异
职校毕业做销售员,对酒吧很清楚
与杨俪萍相比,朱晓东的成长便显得更加神秘些。10岁时父母离异,他就一直和母亲相依为命。在母亲心中,他是长不大的“乖宝宝”,胆小,什么事都藏在心里。
在初中同学魏涛眼里,朱晓东曾是他们的“励志偶像”。初中,朱晓东是一个胖子,体重一度接近170斤。和女生说话就会脸红,所以她也基本没有女性朋友。初中毕业时,他突然宣布要减肥,之后就每天坚持跑步,只吃青菜。几个月后,他就像变了一个人,从此“帅”替代了“胖”成为他的新标签。
由于成绩不好,初中毕业后,他就读于离家不远的南湖职校。2006年毕业后,他就到五角场东方商厦做销售员,工作不迟到也不早退,待顾客不热情也不冷漠。同事徐林认为他看起来比较成熟,和他们不是一个“圈子”。他记得,朱晓东从来没和他们一起玩过,即使一起抽烟,他也不说话,“就帅帅地站着”。
当时月工资只有1500元的他们,进酒吧、夜店还比较奢侈。有几次聊到出去玩,朱晓东突然来了热情,向大家推荐了很多酒吧,“哪个酒吧年轻女孩多,哪个酒吧可以随便畅饮”,他竟然这么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