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关:家庭重担关。农村中支撑家庭的中青年妇女承担了生育、抚养、生产、奉养的重任,她们在各方面受挫的可能性很大。
五 “民工潮”及其家庭转移风险
在“民工潮”的影响下,大量农村学龄女孩随父(母)进城,不停地流动迁徙,居无定所,求学无门,更严重的是受到歧视,造成自身心理的落差。近年来,随着“二代农民工”群体的出现,这一大批既不属于城市也融不进故乡农村的新的“边缘人”的生存状况令人担忧。一部分父母进城务工后,在家的女孩失去父母的直接关爱,受挫的可能性加大。
农村妇女既要承担作为妻子和母亲的责任,还要承担本是夫妻双方共同承担的责任,如生产劳动、教育子女、赡养老人等。由于丈夫长期不在家,婆媳矛盾这对中国家庭的传统矛盾随时可能激化,媳妇们受挫的可能性加大。负担的加重也是导致妇女自杀的因素之一。
丈夫外出务工挣钱,妻子带着孩子在家生活,这是当今农村一种主要的家庭模式。这些妻子们成为“留守妇女”。丈夫们大多一年才回来一趟,有的两三年才回家一趟。家里的农活全压在她们的肩上,她们还必须服侍公婆、教育孩子,甚至完成乡村公派的修桥、修路等任务。除了体力上的压力,她们还要承受巨大的感情上的、精神上的压力。留守妇女失去了传统的稳定的家庭生活,她们的生理及心理长期处于压抑状态。
情感交流自然可以增进夫妻之间的感情,还可以缓解快节奏的现代生活给夫妻双方带来的压力,是保持婚姻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相反,夫妻之间交流减少,就会成为夫妻离异的隐患。留守妇女和丈夫长期分居,空间距离的扩大阻碍了夫妻情感的交流和沟通,甚至增加了双方的相互猜疑,感情危机随之产生。近年来农村离婚率呈上升势头,且多为外出务工人员。
本文来自:社会性别与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