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多位销售人员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按照规定,外地人购房首付最低50%,不过为了鼓励外地人购房,目前最低可以首付20%“锁定房源”,剩余的30%,可以分批还,中间不收取任何利息。
不过,《证券日报》记者查阅上述《意见》发现,这些楼盘销售人员的说法并不准确,《意见》第三条对于落实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的规定为:对首次购买住房的居民家庭,申请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首付款比例不低于30%;对拥有1套住房的居民家庭,为改善居住条件申请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首付款比例不低于50%,包括新建商品住房和二手住房。
当本报记者向上述销售人员提出质疑时,销售人员解释道:“各地的政策都是不一样的,今年上半年有通知明确规定了外地人首付不得低于50%。”
《证券日报》记者登录廊坊市人民政府官网公开信息发现,有一则3月份公布的《廊坊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市房管局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的意见的通知》(下文简称《通知》)与多位销售人员的表述类似,该《通知》关于实行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的规定为,非本地户籍居民家庭限购1套住房且购房首付款比例不低于50%,包括新建商品住房和二手住房;本地户籍居民家庭购买第1套住房,申请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的,首付款比例不低于30%。
不过,此《通知》已于《意见》施行后废止。上述多位楼盘销售或不了解政策或涉嫌误导。
低首付间接导致
购房成本上升
此外,无论非当地户籍能否购房,多位销售人员“推销”的首付20%“锁定房源”都涉嫌违规垫资。
按照楼盘销售的说法,购房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灵活选择“分期方式”。
以首付20%为例,购房者签订合同后需直接支付20%房款,剩下的30%分五次还给开发商,每隔半年还一次。如果选择30%首付,剩下的20%分两次还给开发商,每隔半年还一次。
由于这些楼盘多为新盘,一般要在2020年才能交房,按照本月签订购房合同计算,交房时非当地户籍刚好满足缴够三年社保,顺利完成网签并申请按揭贷款。
不过,“买的没有卖的精”,看似较低的首付,却大大提高了购房成本。在《证券日报》记者的追问下,销售人员告知,不同的“分期方式”售价是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