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源回家找了所有银行卡,去宾馆开了房,但身边并没有传真机。随后这名男性告诉她,在电脑上输入一个IP地址,页面弹出的是所谓的“国家案件资料库”。“他告诉我案号,我让自己去查。还说这是一级保密案件,不要对别人说,泄密的话要追查。”饶源说。
网页弹出两张文件,开头都写着北京市人民检察院,一张是“冻结管收执行命令”,第二张是“刑事拘捕令”。饶源的名字和身份证号都在上面。不过文件盖的红印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市最高人民检察院”。这个印章显然不对,但饶源并没有留意。“看到自己被通缉,直接就蒙了。”
随后,饶源接到一个来自北京的电话,对方自称是“高科长”,要求饶源把钱汇入四个所谓的“国家账户”接受检查,检查完会还给她。饶源把取出的十几万元全部存入指定账户。
“高科长”告诉饶源,她可以在宾馆休息,一会有检察官来接这个案子。一名女性冒充女检察官之后与饶源通话,她说相信饶源是受害者,但法官需要两方面补充证据。一是不在场的证据,需要饶源去年12月29日的快递签收单、淘宝订单。二是财力证据,因为据一名“银行内鬼”指认,饶源因急需用钱才去洗钱。所以饶源需要通过其他渠道筹集128万元,来证明自己不需要通过非法手段筹钱。她们双方因此加了进行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