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于1991年的陈少威,是湖南大学法学院新聘任的副教授。因为年纪轻轻,且颜值高,吸引了很多学生关注。
据“新湖南”客户端报道,陈少威本科就读于厦门大学,2011年获得直接攻读清华大学博士学位资格,是由中美富布赖特项目联合培养出来的博士。文章称,“90后走上社会各界前台已经是不可阻挡的趋势了。”
湖南大学官网上的确有一位名为陈少威的副教授,但暂时没有显示他的简历。
长安街知事(微信ID:Capitalnews)发现,近年来,的确有不少年轻的“90后”步入校园工作,成为教授或副教授。
他们大都是通过国家青年“千人计划”项目,得以进入高校工作,大都有在海外从事科研工作的经历,并获得了丰硕成果。
这一项目起源于2010年12月,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批准通过了《青年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细则》,正式启动“青年千人计划”。从2011年开始,每年引进400名左右有潜力的优秀青年人才,为今后10~20年中国科技、产业的跨越式发展提供支撑。
按照要求,“青年千人计划”申请人须满足这些条件——
在2011年1月以后回国工作,属自然科学或工程技术领域,年龄不超过40周岁;在海外知名高校取得博士学位,并有3年以上海外科研工作经历;在国内取得博士学位的,应在海外从事教学或研究工作5年以上;引进后全职回国(来华)工作;是所从事科研领域同龄人中的拔尖人才,有成为该领域学术或技术带头人的发展潜力。
不过,其中也特别提到,对博士在读期间已取得突出研究成果的应届毕业生,或其他有突出成绩的申请人,可以突破任职年限等限制,破格引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