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典网 > 说事儿 > 专访川航迫降机长刘传健:当时许多设备失灵 备降全靠人工操作

专访川航迫降机长刘传健:当时许多设备失灵 备降全靠人工操作

摘要:  据中国民航局西南地区管理局官方通报,2018年5月14日,3U8633航班在成都区域巡航阶段,驾驶舱右座前风挡玻璃破裂脱落,机组实施紧急下降。在民航各保障单位密切配合下,机组正确处置,飞机于07:
资深机长谈川航迫降:全靠人工操作 副驾身体已经飞出去一半

 作为一名飞行员,刘传健想到过各种突发事故,但却没有想到会遇到《空中浩劫》里英航5390航班几乎一模一样的情况。

  图据网络

  据中国民航局西南地区管理局官方通报,2018年5月14日,3U8633航班在成都区域巡航阶段,驾驶舱右座前风挡玻璃破裂脱落,机组实施紧急下降。在民航各保障单位密切配合下,机组正确处置,飞机于07:46分安全备降成都双流机场,所有乘客平安落地,有序下机并得到妥善安排。备降期间右座副驾驶面部划伤腰部扭伤,一名乘务员在下降过程中受轻伤。川航已协助旅客安排后续出行,相关后续保障有序开展。今日下午,记者联系上机长刘传健,对其进行了独家专访。

  记者:刘机长好,你现在身体好吗?

  刘:身体没有感到明显不适,接下来公司还会组织进行一次全面的体检。

  记者:我刚才采访一些业内人士 ,他们说这次迫降非常难?

  刘:非常难的一件事,不是一般的难。难度体现在飞行途中的座舱盖掉落、驾驶舱挡风玻璃爆裂的情况下,对驾驶员造成极大的身体伤害。挡风玻璃掉落后,首先面临的就是失压,突然的压力变化会对耳膜造成很大伤害。温度骤降到零下20-30度左右(监测显示,当时飞机飞行高度为32000英尺,气温应该为零下40度左右),极度的寒冷会造成驾驶员身体冻伤。

  在驾驶舱中,仪表盘被掀开,噪音极大,你什么都听不见。大多数无线电失灵,只能依靠目视水平仪来进行操作。

  记者:近万米高空,氧气也非常稀薄吧?

  刘:跟客舱一样,驾驶舱失压后,会自动脱落氧气面罩,缺氧问题不大。驾驶舱和客舱是密封隔绝的,因此失压、降温没有对乘客造成影响。

  记者:我注意到航班起飞时间是在6点25分,事发时间和位置是什么时候?

  刘:应该是7点过,我没注意到准确的时间,离成都的距离大约在100公里至150公里左右。

  记者:事发时有什么征兆么?

  刘:没有任何征兆,挡风玻璃突然爆裂,“轰”一声发出巨大的声响。我往旁边看时,副驾(身体)已经飞出去一半,半边身体在窗外悬挂。还好他系了安全带。

  驾驶舱物品全都飞起来了,许多设备出现故障,噪音非常大,无法听到无线电。整个飞机震动非常大,无法看清仪表,操作困难。

  记者:是怎样的困难法?

 

前一页 1 2 3 4 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