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典网 > 说事儿 > 专访川航迫降机长刘传健:当时许多设备失灵 备降全靠人工操作

专访川航迫降机长刘传健:当时许多设备失灵 备降全靠人工操作

摘要:  据中国民航局西南地区管理局官方通报,2018年5月14日,3U8633航班在成都区域巡航阶段,驾驶舱右座前风挡玻璃破裂脱落,机组实施紧急下降。在民航各保障单位密切配合下,机组正确处置,飞机于07:
资深机长谈川航迫降:全靠人工操作 副驾身体已经飞出去一半
 刘:瞬间失压和低温让人非常难受,每一个动作都非常困难。你要知道,当时飞机的速度是八九百公里(每小时),又在那么高的高度。我给你打个比喻:如果你在零下四五十度的哈尔滨大街上,开车以200公里的时速逛奔,你把手伸出窗外,你能做什么?

  记者:确实非常困难。我听说发出了7700的指令?

  刘:是我发的,在下降时候发的,发生了故障马上就要发这个,相当于是表示“现在我需要帮助”,管制台会看到它,知道大概的情况,发生了一个怎么样的问题,键盘输入数字。

  记者:在自动驾驶完全失灵,仪表盘损坏,无法得知飞行数据的情况下,如何确定方向、航向,返航机场的位置等等?

  刘:是的,完全是全人工操作,目视靠自己来判断,民航很多是自动设备,其他自动设备都不能提供帮助。这条航线我飞了100次,应该说各方面都比较熟悉。

  记者:返航过程中,有没有关注自身的身体状况?

  刘:当时只想能不能把飞机安全操作下去,无法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

  为避免整个机组进一步受到伤害,要先减速迫降,而在紧急高度下降,噪音极大,自动设备不能提供帮助。完全凭手动和目视,靠毅力掌握方向杆,完成返航迫降。

  我当时的身体应该是发出了非常大的抖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