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典网 > 说事儿 > 当心!别让手机APP"偷"走你的隐私

当心!别让手机APP"偷"走你的隐私

摘要:中国消费者协会近期发布的《APP个人信息泄露情况调查报告》显示,个人信息泄露总体情况比较严重,超八成受访者曾遭遇个人隐私泄露问题。【好消息!个人信息保护将专门立法】根据中国人大网10日公布的《十三届全
个人信息保护将立法 好消息!

【好消息!个人信息保护将专门立法】根据中国人大网10日公布的《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69件法律草案列入第一类项目,即条件比较成熟、任期内拟提请审议。其中,个人信息保护法是第61个项目,这意味着个人信息保护将迎来专门立法。|好消息!

个人信息泄露已不是新鲜话题,被泄露信息者轻则频繁被“精准”骚扰,重则可能遭遇电信诈骗、套路贷、敲诈勒索等恶性事件。如何减少个人信息被套取?如何防范?快来了解下↓↓↓

当心!别让手机APP"偷"走你的隐私

中国消费者协会近期发布的《APP个人信息泄露情况调查报告》显示,个人信息泄露总体情况比较严重,超八成受访者曾遭遇个人隐私泄露问题。

为什么大量APP应用要求开启一定的权限?商家如何利用这些让渡的隐私权限?用户该如何审慎选择开放权限?在保护个人隐私与促进大数据开发方面还有哪些路要走?

1.拒绝服务还是开放权限

记者翻看了某手机系统上30个涉及衣、食、住、行四个类别的手机软件。其中,要求开通权限项目最多的达19项,读取地理位置、通讯录、录像、录音权限几乎被所有软件要求开通,每种软件根据其功能特点,又设置不同权限请求。

据了解,前几年该手机系统权限管理相对薄弱,所有权限均在安装时提示是否授权,如果拒绝则无法安装。系统缺乏约束的开放性在吸引众多APP入驻的同时,也让用户毫无选择地让渡权利,隐私泄露风险随之而来。但是2015年手机系统升级之后,用户拥有了把握权限的自主权,一道保护个人隐私的“闸门”构建起来。

前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