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一节课五元
王宏召留下的绝笔信,直指评职称难,教师穷。《后窗》从学校多位老师处了解到,他所说属实,但是老师们平时都不敢直言。
王宏召所就职的洛阳市第十七中学是三所学校合并而来,教师评职称名额有限、难度大。据该校老师说,并校前每个学校每年还有一两个指标,并校之后有好几年都没有名额。“学校老师年龄偏大,退休人少,没有分新老师,基数就是那么大。”一位老师说,“打个比方,老师总人数是分母,有职称的人数是分子,分子越变大,分母不变,人家上面按百分比一算,你这学校指标超了,就不给你分名额了。”
中小学教师职称分为员级、助理级、中级、副高级和正高级,名称依次为:三级教师、二级教师、一级教师、高级教师和正高级教师。
王宏召是一级教师,为准备评副高职称已经好几年了。《后窗》了解到,评职称至少要满足三个条件:优质课、模范、课题或社团。王宏召2009年获得洛龙区优质课二等奖、河南省初中数学竞赛优秀辅导员称号,2012年获得洛阳市教育局优质课二等奖,2014年被评为洛阳市优秀教师、洛阳市优秀班主任。但是他仍然不够条件评副高。
一位老师透露,王宏召差的是课题或社团。课题要先从学校报到区里,区里批准了再开始,“工作量可大,一个人弄不成。我弄过一次,好几个人合作,每人分一小块任务,我都整了几个月。申报到批下来,一年多时间,要整各种材料,在电脑上,难度可大。”这位老师说。
“评职称对我们来说是很难,我们借调出去的老师,在别的学校都顶呱呱的,都评上了。”另一位女老师告诉《后窗》,她快30年的教龄,却仍然是中级教师,已经放弃评副高职称了,“评职称不是条件够了就行了,你搞了几年好不容易条件够格,又有比你条件更好的。”
(洛阳市第十七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