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典网 > 娱乐八卦 > 田朴珺怎么搞定王石的 田朴珺是个什么样的女人

田朴珺怎么搞定王石的 田朴珺是个什么样的女人

摘要:田朴珺家庭背景,王石为什么喜欢田朴珺,她坚持自己的观点,女人一定要独立,做男人的附属品,最终的下场都不会很幸福。田朴珺与王石“抠门到一起”,扫遍超市试吃食品
田朴珺家庭背景 王石为什么喜欢田朴珺

关于红烧肉的段子,席间屡屡被提起,她毫不介意,见她真心爱吃红烧肉,于是又加点一份,她大快朵颐并说能吃是福。聊起当时王石给她做红烧肉的经历,那时两人都在美国读书,田朴珺在纽约,王石每周末从哈佛赶来看她,因为在美国老吃西餐,田朴珺发疯的想吃红烧肉,不会做饭的王石捧着pad下定决心要给她做锅肉,学理科出生的他对食材用料精确到克,两人七嘴八舌的煮出了一锅泥,但田朴珺还是觉得很好吃,作为纪念她就拍照传上微博没想之后引起如此大的关注..

田朴珺家庭背景 王石为什么喜欢田朴珺

田朴珺家庭背景 王石为什么喜欢田朴珺:喜欢她的独立

  晚产了19天,她笑着说其实自己应该是水瓶座,那么爱自由讨厌被束缚,不管你有金山银山,但是想管着她,她宁愿不要。经历过小女孩的时代,田朴珺也曾想要做个贤妻良母,为男友洗衣做饭,乖巧可人,但其实到现在,她是个连煎蛋都不会做的女人,事业对她来说更重要,在这点上,她坚持自己的观点,女人一定要独立,做男人的附属品,最终的下场都不会很幸福。

她从少女时期的写作梦谈到中戏退学,再到进入地产界,最后是纽约寻梦,悲喜一一道来。有伤心往事,也有甜蜜瞬间。

甜的当然是王石的“红烧肉”。尽管事后有人说这道菜已经不新鲜,但网络转发证明,寻味而来的人数还是不少。对于这件事的围观者来说,未被深挖的八卦,就像陈年窖藏的烈酒,不管什么时候开瓶,都还是诱人的。

演讲终了,没有常见的嘉宾讨论和记者群访,这就是她的新书《习惯就好》首发式。

将首发式做成一场类似TED的演讲,是来自田朴珺工作室的创意。这样做,可以最大程度呈现作者本人想要表达的意图。而且,本着“不求人”的原则,在这本书的腰封上,也看不到任何一个名人推荐的字样。只是安安静静的三行字“关于独立,关于偏见,关于成长”。

新书首发的第二天,澎湃新闻得以专访田朴珺,记者发现,从演讲到采访整个过程中,田朴珺都在传达“女性独立”的理念。将工作看得高过男友的她,从某些方面来说很像“男人”,一个“穿裤子的人”(英国谚语,一家之主)。

生于上海的“北方人”

出生于上海的田朴珺,认为自己的性格更像北方人。她的姥姥是地道的北京人。“仔细想来,我思维和习惯的缘起很多都是来自我的姥姥,她是我生活价值观的启蒙导师。”

老人家一生历经坎坷。文革中,田朴珺的姥爷自杀,留下三个小孩和一个遗腹子。为了养活一家人,年纪轻轻、从来没工作过的姥姥,开起裁缝店,为人缝衣度日。一辈子不求人的老人,连寿衣都是自己做的。

很多年后,当田朴珺面对“红烧肉事件”带来的漫天猜测、妒忌甚至咒骂时,她依然能记得姥姥曾经讲过的那句话:“心胸是靠委屈撑大的。”

2012年1月29日田朴珺在微博晒出一盆红烧肉,并配上娇嗔的图说,“终于吃到笨笨的红烧肉了”,当时网友笑侃笨笨牌红烧肉诚意可赞,但卖相实在不敢恭维,更建议王石有空去技校学学烹饪。之后,王石好友相继发微博爆料称,王石常为田朴珺做红烧肉。这一“红烧肉事件”也几乎让田朴珺一夜成名。

意外和沉默,是田朴珺在那16天里所有的反应。没有眼泪。

第三天,王石打来电话:“你没事吧?”

“我没事,我能有什么事?”

从事件开始到淡去的过程中,两人对此事就这么一句交流。

这是一种默契。

在那天的演讲中,田朴珺十分想告诉和自己一样怀有梦想的女孩,“别在意别人对你的眼光,别在意别人对你的评说,更别在意别人对你下的定义,That’s bull shit!”讲完,她轻舒了一口气。事后她告诉澎湃新闻记者,这些话是即兴而发的,原本并不在演讲稿中。

前一页 1 2 3 4 5 6 7 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