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原初的信仰:
放眼向山下的都市望去,千家万户将从荧屏上见到自己的形象,叶迎春心潮澎湃……
叶迎春是学中文的,对电视的采编播技术十分陌生,是一片待开垦的处女地,但她是家中三个孩子里的老大,做人很务实,做事很勤勉,秉持这种风格,她很快就进入状态了。那时电视台采编播合一,叶迎春什么活都得干,加上她虚心好学,一年后,她不仅在业务上渐入佳境,而且高度紧张的电视人生活也确实使她在专业技能和心理压力的承受上得到了锻炼。
1992年11月,江西省电视台举办“全省电视主持人大赛”。台里许多人都觉得只不过是一个普通的赛事,叶迎春获悉后,第一反应就是:这又是一次机会来啦,大赛多年未办,此次举办一定有深层次的原因,要好好抓住!
大赛要求每个参赛选手选送自己最好的一期新闻节目,作为初评资料。而聪颖过人的叶迎春却紧锣密鼓地加班加点,一手将自己认为发挥得最好的几期节目通过重新剪辑整合而成一期节目,然后不动声色地送上去参评。果然,叶迎春的主持风格和气质让评委耳目一新,虽然斧凿之痕表明不是一期节目,但叶迎春独有的灵气和智慧还是深深打动了每一个评委,为避遗珠之憾,最终给了她二等奖。
叶迎春知道,获奖的意义永远不仅仅止于此,通过这次大赛,她再一次证明了实力,更为重要的是,叶迎春的名字在业界开始崭露峥嵘,人气日升。
江西台的经历
果不出叶迎春所料,1993年初,江西电视台面向全国招聘新闻主持人。叶迎春从广播电视报上读到这则消息时,欣喜若狂,心都在怦怦地跳!她知道,机遇终于来了,她需要更高的平台来挖掘生命的潜力,活出青春的最佳状态来。
但此时此刻,叶迎春头脑十分冷静:她的美丽不是花瓶式的,而是光芒四射的充满生命魅力的那种。她悄无声息地报了名,并很快得到面试的答复。
于是,叶迎春不显山不露水地在一个星期六的傍晚,买好火车票,像个女侠客一般孑然一身坐了一晚上的火车来到了南昌。星期天上午参加面试,面对数百号来自全国各地的选手,叶迎春开始有些紧张,因为这次招考只录2人,然而,进入面试后的叶迎春凭一副天生的淋漓尽致展示自己的表现力,技压群芳,名次遥遥领先。她又一次成了幸运儿!
第二天,叶迎春悄然回到景德镇,像什么事也没发生过似的,继续全身心地投入到电视新闻的采编、制作和主持工作中。当初,甚至连父母都不知道,她只是想“试试”,以便“进可攻,退可守”,而不至于在风声水响中乱了方寸。直到《录用通知书》发到台里,才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江西电视台毕竟是省台,主持人素质都很高,人生起点也很高,叶迎春感到视野顿然开阔起来,同时也感到了一种巨大的压力,感到生命的底蕴不厚,因此,当台里与她签约,问她有什么要求时,叶迎春说:我准备考研究生,如果我考取了,请给我开绿灯!
叶迎春被台里委以重任:主持黄金时段的全省《新闻联播》,同时兼主持了如《五环夜话》等栏目。进省台的一年多,是叶迎春主持生涯中最紧张也最充实的一段时光,她一边忙碌着做节目、为文艺片配音,一边还要复习着准备考研。
记得那天部领导找她谈话,要她兼做体育栏目的主持,对体育一无所知的叶迎春竟然毫不犹豫地就答应了。这时节,叶迎春其实对“主持人”三个字有了更深的体悟:“做主持人面对的领域是广泛的,并不仅仅是你熟悉什么就主持什么,关键在于你接到什么任务或者说有什么栏目需要你去主持时,你是否具有良好的心
态和状态去投入,去面对。这是一个主持人基本的素质。”
叶迎春主持《五环夜话》时,恰逢第十五届世界杯足球锦标赛,对足球知识十分匮乏的她,千方百计地弄来了一撂一撂的足球报纸和杂志,夜以继日地熬夜“恶补”,然后在与球迷的对话中尽情释放,这种高容量的吞吐和大开大合的主持生活,给了她无穷的乐趣。
1994年9月,叶迎春考取了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的首届研究生课程进修班。从那一刻起,叶迎春埋在心底深处的央视梦,终于浮出了水面。她感觉到自己就要梦想花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