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第一次当类似出租车司机的工作,有一点感触:
第一,司机师傅很辛苦,我下午连续跑三个半小时,腰和屁股就很疲劳了,可想而知专业师傅天天这么跑的辛苦程度。
第二,上来的顾客形形色色,听他们之间聊天,或者和他们聊天,挺有意思的。
第三,打滴滴专车的人,大多数是女性朋友,能够占去总单数的百分之六十。剩下的百分之四十中,还有很多是一家三口的(因为是周日的原因)。在我总共接的20单中,单身男士只有三单。这说明女性朋友喜欢在网上淘便宜的东西(专车券),而男士往往闲麻烦。
做一天滴滴专车司机有感
第四,打滴滴专车的,百分之百都有专车券。如果没有这个券,很少有人会选择价格较贵的专车。
做专车司机,我也体会出了一点技巧,就是不要像出租车司机那样到处跑。就在一个地方等,距离你1.5公里以上的单子,就不要去接,接他的时间,太多了。除非遇到有系统补助的单子,可以考虑扩展到2公里。将乘客送到地方,立刻找个能停车的地方等下一单,这样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接到更多的单。
如果每天辛苦点儿,天天出车10小时,现阶段每月收入一万二、三没问题,不过等到不发专车券的时候,就不行了。这是一个短期收入。
滴滴专车”昨上线,但叫的人不多
司机普遍反映一天只接了几单,有的甚至一天没接到单
记者使用的打车软件。
1月29日,晨报报道的《你马上可用“滴滴专车”叫豪车了》一经见报,立刻引起了广大市民的关注。昨日,经常使用滴滴打车软件的市民可以发现,在软件打车页面的下方,出现了出租车和专车的选项。不过对于刚上线的专车来说,市民并不是很“买账”,专车司机普遍反映叫车的乘客很少。“我这一天在车里呆了10个小时,才接了两单,都是在莱山区,听说最多的一天才接了五六单,少的还有一单没接到的呢。”专车司机王先生说。
YMG记者安益摄影报道
上线首日打“专车”的人并不多
“我知道今天可以接单了,从早上7点就开始在车里准备抢单,可谁想到一天下来才接了一单。”家住福山区的李先生的车是帕萨特,在“滴滴专车”中被划定为舒适型专车,可一天下来叫车市民才几个人,他也只接到了一单。“问其他人,大家都普遍反映接单的数量寥寥无几。”在莱山区“转悠”的马先生属于接单相对较多的,他一共接了四单。“打我们专车的人确实比较少,可能大家还没发现吧,我这四单里有一个路远点的,三个路近点的,加起来一共赚了五六十块钱。说实话啊,还不够在路上等单的油钱。”随后,记者又联系了几个专车司机,大家都称自己没接到几单或者干脆就没接到单。“‘滴滴专车’里有个规矩,豪华车可以抢优选型和舒适型的单,但优选和舒适型的车不能抢豪车的单。”马先生说,据说有个开奔驰的李先生抢了六单,不过都是抢接的优选和舒适型的单,并不是自己开的豪华车的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