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父亲林尊耀
本人林森浩,现作出如下决定:保留斯伟江、唐志坚作为我死刑复核阶段的辩护律师,我想对我尊敬的父亲,阐述我的几点理由:
您在给律师发的短信中写到现在有人强调说不换肯定不行,我对这句话的份量表示质疑,甚至我认为这句话缺乏详实牢固的根据。现在有部分人认为我应该为自己作无罪辩护,我不认可这样的观点。中国有句话:事实胜于雄辩。在事实面前,巧舌如簧只能是信口雌黄。我确实向黄洋投了毒,我只能认,也必须认,我理应承担掉法律规定下的我的那部分责任,至于执法程序以及结果是否清濯,我管不到,但我能管好自己的那份责任。
这场司法历程,就像一次战斗。援引历来战场的经验,临阵换帅往往是不利的。斯、唐两位律师就是我这次历时已经一年多的战斗的统帅,他们的人品、能力以及责任心是我绝对信任的。
在我们国家,谣言是非常可怕的,因为人云亦云的非常多,我们的人民太缺乏一种公正客观地调查研究后再作决定或发言的品质了。在这种氛围里,作为这场战斗的负责人员,我们必须有“出淤泥而不染”的心态,必须清醒并时刻地警惕着,坚定已经作过深思熟虑之后所形成的信念。
黄洋和林森浩家庭背景
“对现状预感不踏实”让您惶惶不知所终,这种心情我非常能够理解,因为我也有过。但就像我向您推荐《心理控制术》这本书一样,我非常希望您能够控制住自己的心绪,让理智带着您的身体。在现在的这种被动的时刻让“老庄”的道家思想来温润自己的心灵,或者能让心里变得踏实起来吧。顺其自然。
用老家的话来说,这就是“命理”。该我得的,逃不掉,不该我得的,强求也得不到。
爸,我是个不孝的儿子,望您老保重!
林森浩
2015-06-05
黄洋 - 复旦大学2010级硕士研究生
黄洋,1985年出生,四川自贡荣县人,是家里的独子。复旦大学2010级硕士研究生,耳鼻喉科专业。2013年考取博士。黄洋同学因喝饮水机里的被投放有毒物质N-二甲基亚硝胺的水,经抢救无效,于2013年4月16日15:23在附属中山医院去世。
2014年2月18日,投毒者(林森浩)被一审宣判死刑。
同日投毒者(林森浩)上诉。
2015年1月8日,投毒者(林森浩)被二审宣判死刑
黄洋,生于1985年,复旦2010级硕士研究生,不久前刚获得直升博士生机会(此消息为2013年4月),曾在耳鼻咽喉科博士录取考试中取得第一名,复旦投毒案被害人,2013年4月16日下午在上海中山医院去世。
4月19日下午,据上海市公安局官方微博“警民直通车-上海”通报,上海警方以涉嫌故意杀人罪向检察机关提请逮捕复旦大学“4.1”案犯罪嫌疑人林森浩。
黄洋是四川省自贡市荣县旭阳镇人,曾是荣县中学高2001级学生,于2005年以690分的高分考入复旦大学,先在公共卫生学院预防医学专业就读,后转专业到临床医学。其母亲因肝病做过手术,黄洋用奖学金和勤工助学挣来的钱为母亲治病。
媒体报道称,黄洋在校读书期间,品学兼优、综合素质强、法纪观念强,有着强烈的集体荣誉感。他还是一个尊敬师长、团结同学、自立自强、生活简朴、孝敬父母的好学生,并力所能及地为家庭分担责任。
2010年6月,黄洋在学校的奖助学金发放仪式上发言,提到自己在学医的道路上也有过犹豫,甚至想过放弃直接读研出去工作,但是老师、家人和朋友的鼓励以及自己的那一份坚持,让他决定继续在医学这条道路上坚定地走下去。
黄洋是学校圆梦墨脱社团的骨干成员,2010年暑假跟随社团去过一次西藏。复旦大学国际政治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的翁博士是2010年带队进藏的人,在他眼中,黄洋戴眼镜,很斯文,是个非常好非常有爱心的人,平时根本不会和人争斗。黄洋出事后他一直和黄洋的父母保持联系,直到黄洋去世前,他还一直和黄洋的父亲通电话。原来联系了去看望他,但是被拦在重症监护室门外,他通过医生给黄洋父母留了张字条,“黄爸爸请节哀,如果您有任何需要,请和我们墨脱圆梦的他的战友联系。”
就读于复旦大学研究生二年级信息科学专业的张同学是黄洋的生前好友,两人经常在一起聊工作、聊未来。黄洋直升博士成功后两人还见过一次面。当时黄洋情绪很好,很轻松。其实,家境贫寒的黄洋此前一直在犹豫是读博,还是早点工作减轻家里负担。张同学表示,黄洋能力很强,有许多公司想招他,就业对他来说也不是问题。张同学认为,黄洋在医学上很有天赋,虽然是研究生,但他做的一些东西已经达到博士的要求了,因此力劝他读博。张同学哽咽地说:“如果他真的是因为读博被嫉恨遭遇了这个事情,我内心就有一个过不去的坎儿,我有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