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怀归情怀,有些东西还是要面对。可以这样说,没有小S蔡康永的《康熙来了》,已差不多被宣判死刑。
“也该关门了,没什么新东西。”
“台湾节目懒于创新。”
“近几期越看越心疼,小S几乎不说话,蔡康永一个劲想问题,真是累疯了。”
——这是我朋友圈的一些评论。我觉得有道理。
《康熙来了》的今天,给一些长寿节目提了个醒
小S累了?
《康熙来了》走到今天这步,问题究竟在哪?
先谈制作吧。在综艺节目天上飞水里游的今天,棚内节目还能有多大吸引力?《康熙来了》开播至今,只换过三次布景。成本在20万元人民币左右。说得直白点,这个布景钱还不及某些节目的一张面具贵。
成本低,是制作人王伟忠一贯的作风。因为他是干电视出身的,对基础的东西门清。首先就把制作团队规模控制住,常年保持在十人左右。这十人,要把编剧、拍摄、后期等活全兼了。这个数,只有《全员加速中》摄制班底的1/10。人手如此,怎能做到术业有专攻?
除此之外,节目预算少,限制了节目出彩。一期节目,总共就10万左右。除了小S蔡康永两人出场费外,其他的钱全部从这10万里来。如果经常看《康熙来了》的人就会知道,“1350元新台币”,是一个永恒的数字。几多年,未曾变。这点钱,怎能玩出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