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苦禅先生时一位非常仁慈,非常严格,又非常宽容,有敬畏心的的一位画家。自崔如琢拜入其门下起,他就强调,不能自满,不能学老师,不能拘泥于笔墨,要转移多师,有千里远大之志。苦老是注重涵养,深知权变,将传统人伦与艺术中的至高理想境界,应用在画里,使得他的画古朴大方,浑厚苍茫,逍遥自在。其禽鸟、鹰鹫、八哥等,眼明、羽丰、嘴方,有人的本质,即君子的少言寡语与稳重质朴,宠辱不惊。特别是苦老的大境界花鸟,能将山石、荷花、禽鸟等作为一个整体体现,无丝毫雕凿,有超越其恩师齐白石处。加上其出众的金石笔法,其画,更是锦上添花,趣味无穷。苦老的这一切优势,注定了他作为传统文人,必须要给弟子崔如琢讲“人品不高,落墨无方”的道理,也注定了崔如琢见贤思齐,不断日新,由己及人,独领风骚。
勤学与思考能让人贯通。在跟苦老学习了几个月画后,恩师看到崔先生对着印刷品临写的八大山人册页后,竖起大拇指,连声说了几个“好”,紧接着说:“你大学毕业了,这么画下去路子很正,得了八大的洒脱,笔法自然随意。”
从崔先生1961年所作的《兰石图》(长42厘米,宽33厘米。中国当代名画家崔如琢,人民美术出版社,p12)可以看出,17岁的他,做到了七十随心所欲的功夫,人笔俱老,果断勇猛中有着浑厚含蓄。笔的刚柔相济,与墨的浑厚华滋,感通古今,符合时代,不得不让人钦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