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人认为,宋庆龄对于身后事的决定,表达了她一生追求妇女独立解放的思想。早在1913年她在美国威斯利安女子学院读书时,就写下了《现代中国妇女》一文,提出妇女将与男人并驾齐驱的思想,认为不仅中国革命成功离不开妇女,社会主义建设也是如此。
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1953年底,宋庆龄在一次重访武汉时,曾亲自为风景秀丽的东湖边上的九女墩题诗。九女墩是为纪念太平天国时期惨遭杀害的太平军九位女战士而立的,为避清廷破坏,故不称墓而称墩。这首诗成为她一生中为数不多的诗作之一。诗中写道:
在这里我们伟大祖国的中心,远在过去很久的日子里,有九个无名的中国妇女,不肯屈膝不愿低头,她们反抗,为了人民,她们献出了一切,为了人民。
在这里我们伟大祖国的中心,在她们之后的年代里,更有千万像她们似的继承者,燃烧着革命的火焰,裹扎起战斗的创伤,在人类新时代的歌声中,向前迈进,她们同样地无名,她们献出了一切,为了人民。
在这里我们伟大祖国的中心,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我们为那九个无名的妇女,树立起碑石,为了景仰她们,也为了景仰所有的中国妇女,我们今天纪念着过去,为了瞻望到将来,我们今日正在建设着明天,为了所有的人民。
这首诗歌充满了激情和浓重的历史感——中国妇女的过去、现在和将来。这首诗也是她内心世界的反映,是对革命、妇女地位和人类进步的深厚关切的表白。这首诗由何香凝亲笔书写后刻在石碑上。后来,宋庆龄把诗文拓片用镜框镶好,一直悬挂在她寓所的书房中。
宋庆龄还在一篇题为《中国妇女争取自由的斗争》的文章中提出:“有一天,妇女将不再以伟人的妻子与昵友的身份,而凭自己作为公民的权利参加国家的活动。”这实际也是她个人的一个心愿。
从宋庆龄对身后事的安排来看,作为一件私事,也许是她想去实现“不从属于伟人”这一朴素愿望的举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