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竞赛充满了失败的记录。美国卫星上天连着几次不成;1958年起向月球发射“先锋”探测器,到“先锋4号”才勉强成功。前苏联和俄罗斯发射19次火星探测器,没一次完全成功。美国20多次火星探测任务也有6次失败。全世界130多次月球任务中,成功的不到70次。近几年大热的可回收火箭实验,失败远多于成功。
根据一项统计,科学实验成功的概率大约只有5%。苹果创始人乔布斯一生倾力打造的产品中,有七个完全失败,谁知道是哪七个?
科技进步离不开试错,只是航天失败更令人揪心。航天史上,1986年的“挑战者号”和2003年的“哥伦比亚号”坠毁,无人生还,是怎么也绕不过去的痛。从几百年前的万户开始,飞向星空的名人堂里就满是烈士了。美国登月成功四十周年时,媒体披露了白宫在登月前预备的一份演讲稿:尼克松将在全国电视讲话中哀悼阿姆斯特朗和埃尔德林丧生。
想赢就得输得起。中国探测器将于2020年飞向火星,中国还要组装宇宙空间站,还要载人登月,这些事更显眼,更艰难。跟在别人后面跑当然安全;要赶超,就得准备摔跟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