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春杨个子不高,戴一副银框眼镜,话不多,学习用功、从不翘课、“成绩非常好”。
刘春杨的老家在肥西县丰乐镇的一个小村庄,位于合肥市区西南约40公里处,与董铺水库的方向截然相反。
通往村子的水泥路窄得只能容纳一辆车经过,两边是大片平缓的田野和稀疏的树木。平时,刘春杨会从学校转两趟公交,步行,再到家。
一栋白色二层小楼、一间砖瓦平房,组成了刘春杨的家。家里陈设简陋,客厅是灰色的水泥地板,摆着一台20多寸的台式电视、一张圆木桌和几把椅子。进门右手边的墙面上,整整齐齐地贴着12张刘春杨的奖状,向外人展示着这个家庭的骄傲。
刘春杨家客厅的墙上,贴满了奖状。新京报记者周小琪 摄
在这个家里,乃至整个村子,刘春杨是学历最高的人。他的父母是地地道道的农民,没读过什么书,常年在镇上做园林工人,两个姐姐也只念到中学就辍学去外地打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