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典网 > 娱乐八卦 > 张春秋女儿:母亲她为京剧而生

张春秋女儿:母亲她为京剧而生

摘要:张春秋子女 张春秋女儿王玉明照片简历资料图,京剧张春秋红云岗后代儿女照片资料图,王玉明:那时我记得母亲为了能看懂剧本,能读报纸,每天回家刻苦学习、练字,在短时间内摘掉了文盲帽子,我们都曾经当过她的文化
张春秋子女 京剧张春秋红云岗后代儿女照片资料图
 记者:张春秋先生是否对戏比较痴迷?

  王玉明:那时我记得母亲为了能看懂剧本,能读报纸,每天回家刻苦学习、练字,在短时间内摘掉了文盲帽子,我们都曾经当过她的文化指导老师呢。

  母亲那时很忙,晚上几乎天天有演出,可白天在家里她总是在琢磨戏,还经常问我们这些外行的子女们:哪个身段漂亮,哪个指法好看,哪个音好听。记得有一年我们住在剧团宿舍,房子挺大的,我们在地铺上睡午觉,已经30多岁并在养病期间的她还围着地铺跑圆场练功。

  记者:她也是坚持戏曲革新的一位代表。

张春秋女儿王玉明照片简历资料图

张春秋女儿王玉明照片简历资料图

  王玉明:“学我者生,似我者死。”这也是梅大师教导的,母亲为此作了积极探索。在继承和发扬梅派艺术精髓的基础上,有许多与众不同的特点。随着现代观众审美观的变化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她从剧情和人物性格的发展中去探索,以求得人物性格与戏剧艺术更大的真实,追求表演艺术上的更加完美,从而塑造出一个个活灵活现的、优美且令人难忘的艺术形象。

  在全国现代戏汇演中,由她塑造的“红嫂”这一艺术形象,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她创造性地继承梅派,努力拓展梅派表演领域。从参与创排京剧《红嫂》到被拍成电影《红云岗》,她塑造的英嫂(红嫂)这一艺术形象家喻户晓,曾先后受到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有人开玩笑说,她演红嫂,从38岁演到50多岁,从红嫂一直演到了红奶奶。对于从没上过学、根本不识谱的她,全凭一腔热血,刻苦磨练。她为这出戏付出了很多很多,那时我们经常在半夜醒来时,看到母亲还伏在录音机旁,学习唱腔,比划动作。

  另外,著名作曲家施光南把花腔女高音的特点融入到唱腔中,从此“为亲人细熬鸡汤”的唱段成为人们记忆中的经典。这出戏的成功,也可以说是母亲在继承梅派演唱技巧和音韵艺术的基础上,对梅派唱腔艺术的出新和对梅派表演艺术的创造性发挥,为京剧艺术宝库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

  记者:到现在她是不是仍然一直在为京剧改革努力?

  王玉明:目前,她仍在孜孜不倦地研究探索梅派艺术。她每天都关注央视戏曲频道,看京剧,也看地方戏,她说“各种戏曲艺术都有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学戏的人会老,京剧不能老,艺术不会老,我们应不断地学,不断地发展!”